人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
人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
人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
宇宙研究网 吴东敏
地球之大,人类似乎不可能称出地球的质量是多少?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·卡文迪许做到了!
电子之小,人类至今没有工具和方法捕捉到单个电子,似乎不可能称出单个电子的电量和质量是多少?美国实验物理学家罗伯特·安德鲁·密立根做到了!
比电子尺度小百万倍的光粒子,人类可能永远无法捕捉到单个光粒子,似乎不可能称出单个光粒子的电量和质量是多少?中国学者吴东敏做到了!
一, 亨利·卡文迪许 (Henry Cavendish ),生卒1731–1810年间,于1798年用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精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数G的数值:G=6.754×10-11m3 kg-1 s-2 , 与现代调整值G=6.673×10-11 m3 kg-1 s-2 ,相差无几,计算出地球的质量,因此,卡文迪许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。
二, 罗伯特·安德鲁·密立根(Robert Andrews Millikan),生卒1868–1953年间,于1909年与其学生福莱柴尔在物理实验中首次测量出单个电子的电荷量e=1.592×10-19 C(库仑),现代调整值为e=1.602×10-19 C,相差无几,根据电子的荷质比,很容易计算出电子的静止质量me =9.109×10-31 kg。密立根的主要物理依据为:
1,汤姆逊(1856年-1940年)于1897年在阴极射线实验研究中发现电子,并测定电子 的荷质比。
2,密立根油滴实验。
3,求大量多次实验中,油滴电荷量测定值的最大公约数。
三,中国民间学者吴东敏(Wu Dong Min),于2011年计算出D粒子(光粒子)的质量md =7.373×10-51 kg,光粒子的电量ed =-1.2966×10-39 C。吴东敏的主要物理依据为:1,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和能量量子化公式E=hν 。
2,爱因斯坦光量子学说及质能等价方程E=mc2 。
3,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及后产物测定。
4,吴东敏的电子内部结构模型。
5,汤姆逊阴极射线研究及其荷质比测定。
6,密立根油滴实验及其电子电量测算。
四,中国民间学者吴东敏(Wu Dong Min),于2011年在电子与正电子内部结构模型中,预言M粒子(以太粒子)的必然存在,并于2018年估算出以太粒子的质量mm =4.718×10-58 kg,又于2022年估算出以太粒子的电量em =4.065×10-68 C(库仑)。吴东敏的主要物理依据为:
1,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方程:F=Gm1 m2 /r2 。
2,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及万有引力恒量G的测定。
3,库仑静电力定律方程:F=kQ1 Q2 /r2 。
4,库仑(C.A.Coulomb,法国物理学家,生卒1736-1806年间)扭秤实验及静电力恒量k的测定。
(此文被《中国科学家年鉴 2022》收录 见第264页)
2022,04,03 于嘉兴